双周论坛
“中国人宗教性的测量”讲座成功举办
作者: 来源: 时间:2015-11-06 08:46
2015年11月6日下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管理科学数据中心系列报告讲座在理科五号楼举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卢云峰教授做了有关“中国人宗教性的测量”的专题报告。
卢云峰老师从学界、政府和外媒对中国信教人数的众说纷纭谈起,首先概述了对当前中国宗教状况认知莫衷一是的大背景,之后进一步剖析了在这些争论的背后,既有不同利益的考量,也有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结合自己与张春泥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合作的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研究,卢老师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当代中国人的宗教性这一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
在充分强调定量研究对进一步理解此问题的贡献的基础上,卢老师指出以往的历次抽样调查中仍然存在方法上的不足。通过一组有关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的小测试,他生动的揭示了在以问卷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中,问题的设计需要反复推敲。通过比较CFPS2012和2014两年中所采取的不同提问方式和得到的有差异的结果,卢老师阐明了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如何进一步通过CFPS调查推进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提出了构想。同时,对于中国宗教研究中有关如何定义宗教的不同观点,卢老师认为可以将对宗教的定义的纷争暂时搁置起来,在问卷调查中直接关注现象,描述现实。
最后, 从宗教治理、宗教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两个角度,卢老师讨论了研究当代中国宗教的现实意义。他强调中国宗教研究的复杂性,必须考量到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多维度的影响,同时也很难预见宗教在中国的发展。放眼海外,即使与中国在文化思想等方面有较强共性的东亚近邻,如日本,韩国、台湾等,在宗教发展过程中也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中国人的宗教性如何,今后中国的宗教会如何发展,对未来中国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治理都息息相关。